版权所有@2014 《油气储运》杂志社 冀ICP备号:0000000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51号(065000);电话:0316-2177193 / 0316-2176753; 传真:0316-2177392; 网址:yqcy.paperonce.org
技术支持:西安三才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029-89381847;029-88222991
[1-6.5]
[1-7]
[1-10]
输气隧道穿河流渗流安全性评价
[1-07]
[1-08]
[1-09]
长距离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评价体系建立
[1-18]管道和管网是运输石油最安全高效的方式,泄漏监测是管道完整性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实现碳中和、减轻能源负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目前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方法繁多且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为实现更加实时准确的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根据泄漏信号的获取和处理方式不同将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分成硬件和软件两种类型,详细论述了各类监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各类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方法的技术特点和指标,结合国内外现行技术标准及规范,建立了泄漏监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定性、定量评价表,提出了方法优选流程。总结并预测了未来输油管道泄漏监测软硬件多元融合、数据采集处理高效化、分析诊断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实验研究进展
[1-10]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是影响水合物聚集体尺寸及其宏观流动特征的主要因素,明确粘附力变化规律及机理对防止水合物堵管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微机械力测力仪(Micromechanical Force Apparatus,MMF)可从微观角度直接测定粘附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合物粘附行为研究手段。综述了目前基于MMF的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实验研究进展,讨论了温度、颗粒间接触时间、添加剂及原油中天然组分等因素对粘附力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乏准液层特性研究、毛细液桥固化过程描述不完善、阻聚剂与原油中天然组分间协同作用鲜有涉及等问题,并从MMF与原子力显微镜及原位拉曼光谱相结合、MMF与宏观流动实验相结合等方面对未来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研究提出建议,为水合物粘附理论继续深化提供一些思路。
[1-8]